◎八八馬災 ◎煙幕彈 ◎台灣不是普通的身軀了 ◎連長之怒 ◎八八馬災--林保華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馬英九在 八月十八日 又召開記者會講救災問題。由於CNN的網路民調表明八成二民眾認為馬英九應該下台負責,因此媒體都表示馬英九要借這個機會挽救自己形象。但是這個記者會開完後,只能說,這場記者會是新的災難,馬英九無法挽救他自己。八八水災演變成「八八馬災」。邱正雄與陳肇敏的表現與馬英九一樣,這就是馬團隊的慢懶散賴。不論水災馬災,受難的是台灣民眾。 馬英九在記者會上的表現十分惡劣: 第一,馬英九表面上承認「疏失」,要「概括承受」,具體則否定。以前記者會,他都認為救災「可以更好,可以更快」,意思就是本來就很好、很快。這算什麼疏失?因此他吹噓救了多少人,但是他怎麼沒有說,如果一開始就投入更大量的人力兵力,從外國接受更好的救災設備,政府官員投入更多的關注,而不是喝喜酒、吃大餐、理染髮,那不是可以救出更多的人? 第二,更?酒店兼職c劣的是,記者要追究的是馬英九與他的團隊的責任,他卻推到基層的官員,還大談下面官兵、救難人員如何辛苦,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馬英九為此還表演眼淚),要媒體與民眾多體諒、多鼓勵,因為如果追究他們,會影響他們的士氣云云。這是什麼話!媒體與民眾什麼時候責怪他們?感謝都來不及呢。他們怪的是馬英九沒有及早下命令,動員更多的人力與物力,馬卻挑撥媒體、民眾與軍人、救難人員之間的關係,這就是馬英九表面溫良恭儉讓,內裡卻是蛇蠍心腸的人品。正是馬英九沒有調動更多的人力物力,才造成他們的過勞乃至犧牲。 第三,馬英九還感謝監察院,認為現在不應該究責,一切推到九月。然而總統領導的是行政團隊,有問題就要立刻究責改正,這點都不懂嗎? 為什麼八八水災會變成八八馬災?主要以下幾點: 第一,馬英九的階級優越感、種族優越感、總統優越感,對民眾疾苦自然漠不關心。假裝關心只能暫時的 保濕面膜,例如競選期間,但是偽裝不可能長久,尤其在出現緊急狀況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來。 第二,「八八」是父親節,馬英九這個孝子當然會想到他的老爸,記住「化獨漸統」的遺言,所以用它來指導救災工作。例如發佈緊急命令,用「總統」名義會不會觸怒中國?美國要援助,會不會影響統一的步伐?因為九二一地震時,中國政府向國際表明,來台灣救災,必須北京批准,因此胡錦濤沒有同意,馬英九敢答應嗎?馬英九這次再提起自己已去世的父親,然而馬英九的父親是在哪裡去世的,是怎麼去世的,與受難的災民相提並論,不是很突兀嗎? 還使人寒心的是,馬英九說,重建的任務很長,所以他不能下台。如果這個理由可以成立,將是台灣大災難,因為颱風、地震不斷,馬英九再爛也要做下去。怪不得九二一地震的台北市東星大樓問題十年還沒有解決。未來還會有多少類似東星大樓事件,作為馬英九必須留任的藉口? 八八馬災,已肯定馬英九自己救不了自己,他 澎湖民宿也受到藍營自己人抨擊。看來,泛藍應該尋找新的共主,別被馬英九拖累。什麼人可以做新的共主?連戰、吳伯雄、王金平、宋楚瑜,或馬英九的繼承人葉金川?(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 ◎煙幕彈--許慧如 看總統府記者會,我觀察到,記者針對救災不力提出的質疑甚至批評,馬總統有兩種乍聽有理,但其實根本是似是而非的煙幕彈。 一、消費救災人員:馬總統會指出某救災人員殉職、過勞入院等等,而且還會用感性的口氣補述這些人員發生悲劇之前的一些軼事。他的邏輯顯然是,「救災人員有傷亡=救災很盡力」,同時利用補述的那些軼事,營造出悲劇英雄的氣氛,要以道德力量削弱媒體質疑他的正當性,好像就是在說,「大家都這麼辛苦了,你們還要在傷口上撒鹽嗎?」 但是,如果總統與行政院長一開始就盡心盡力,並且判斷正確、決策正確、指揮調度正確,會有人員因為出勤過度而發生意外嗎? 二、玩弄數據:馬總統還會提出一些數據,大致就是 室內設計哪天從哪裡救出多少多少人。這招他在之前的CNN專訪也用過,說「 八月十四日 天氣一轉好,我們就撤出二五一八人,這是創紀錄的」。二五一八人多不多,那要看總共有多少人需要救援吧。就像某年某月某日股市上漲七十點,那我們就得先問當時指數是在七百點、七千點還是一萬四千點吧。至於為什麼這些人會陷入需要救援的狀態,也還有人要負其他的責任吧。 二○○八年總統大選時馬蕭提出的六三三,其實也是這種數字遊戲,刻意隱藏可以比較的基準。(作者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台灣不是普通的身軀了--敏洪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19/today-o1.htm 日前外交部指示駐外館處,應「婉謝」當地政府、民間提供賑災物資或派救援隊來台。電文外洩後國人一片愕然,咸認為不可思議。但大家若想想老歌「青春悲喜曲」裡,護士小姐那句口白:「這栫的我已經不是普通的身軀了」,即不致對外交部此舉太感意外。因為台灣也已不是普通身軀了。 酒店兼職 護士小姐的意思,是她已懷有身孕。台灣已不是普通身軀,則是一年多來台灣也已發生微妙質變,已不是普通主權國家,而已隱然成為特區或附庸,「兩岸關係高於一切」,凡事以不冒犯彼岸為考量。明乎此理,即不難探索外交部電文的緣起。 馬政府必然想得到,美國很可能迅即發表聲明,願以人力物力協助救災。這若在兩蔣、李或扁政府時代,自是不成問題欣然接受,但今天台灣已非普通身軀,馬政府不能不考慮到,美國從未承認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現在若同意接受援助,則不論運送物資或調遣軍力支援,美國恐都不肯先照會北京請求核准,如此則難免惹惱上國,不知會招來何等難看臉色,不如搶先「婉謝」,讓世界各國都知趣而退,美國也未便被「婉謝」而硬要來支援。 「婉謝」電文的另一可能動機是拖延時間,把事情先拖一拖,一方面試探一下北京對台灣接受國際救援,抱持何種看法,一方面也可以向上國表態,表明台灣實在不希望國際力量介入「島內」事務,縱使最後不得不接受救援,也是情非得已,「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 情趣用品」。 從「去獨促統」立場來看,台灣接受國際社會援助救災,會另有一負面影響,即讓台灣人民感受到並未被文明世界遺棄,台灣也不是非投入「祖國」懷抱即活不下去。這一領悟,應多少有助於打破某大和尚所嚮往那種「究竟誰是你,誰是我也搞不清,誰是台灣,誰是大陸,那麼一家就統一了」的鎖入極權中國魔咒。這或也是主使發出「婉謝」電文之人動機之一? 外交部的荒誕電文,象徵的是台灣在馬政府「兩岸關係高於一切」思維下,已不像是主權獨立自由國家,也不像是民主社會的一員。台灣願意陷溺得更深嗎?(作者即《小市民的心聲》作者孤影) ◎連長之怒--張原翊 電視新聞上看到國防部副參謀總長落淚,敘述國軍也是人家子弟,因為大雨救災已經盡力等等話語。現在要靠將軍之淚來挽救崩毀的中央政府嗎? 為何救災視同作戰?為何所有國家面對地震、颱風、海嘯造成災害,都以軍隊為救難主力?原來我們的三軍統帥不懂,國防部長也不懂。因為軍事力量的建立在於能夠全天候,無地形地物障礙考量,全面進行軍事行動。二戰最著名的諾曼 訂做禮服地登陸是在風和日麗、清風徐來情況下完成嗎?軍隊無法克服天候及地形,如何打仗?但是軍隊在這次風災開始時、進行中,難道只能躲在營區嗎?當南台灣洪水暴發開始摧毀堤防時,軍隊不能協助地方政府阻止堤防毀壞嗎?造成現在數萬公頃良田成為土石堆。當大水來時,國防部長你知道光是悍馬車排氣管拉起來可以涉水 一百九十公分 嗎?何況還有更大的載重車,不用調動裝甲車,部隊至少可以深入部分災區搶救災民,補給糧食飲水。 何況,救災更是可以合理的部署軍事力量,將過去模擬的三軍聯合軍事行動,在類似戰爭情境下,不同的只是一是殺人,一是救人。透過救災行動實際演練軍事部署能力速度,展現國家力量。每年的漢光演習只淪為火砲秀居多,佔國家GDP達三—五%的國防投資,只有在救災時候才能大聲告訴人民這麼多的國防投資能為人民做什麼? 這場風災,我認為三軍統帥及國防部是最沒資格把責任推給天災的!而且你們這次讓全世界看低了我們軍事力量,也在未來國際情勢中,可能讓台灣淪為弱勢一方,增加列強併吞的可能。 (作者為陸軍連長退伍,現為博士候選?租辦公室H) ◎巨災新聞的三要件四原則--鄭泰安 一個星期以來,八八水災成為媒體的焦點,對於災區實況、災民死傷與亟須救援情形與政府有關單位的處理,以及人民發揮同胞愛奮勇救助的報導,充分表現了媒體的社會責任和功能。然而隨著死傷者逐一揭露,新聞處理方式開始出現負面的成份,令人擔憂。 悲劇與災難一發生,常是記者搶新聞的時候,為了「告知真相」,我們的記者經常一再報導那些令人心碎的場面,卻忘了過度的報導極可能對災民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傷害。 天災最常造成的心理傷害為「創傷後壓力障礙症」,嚴重時可高達四十%以上,重鬱症、恐慌症、焦慮症、畏懼症與自殺的風險也會升高。此時如果新聞一再大量呈現天災和死傷的場景,原已罹患「創傷後壓力障礙症」的災民看了會更加回想當時的經歷(影像重現),使病情加劇,自殺風險也升高。這兩天媒體報導小林村災民因自責而出現嚴重傷害自己的行為 (這些行為難以排除自殺成份),更加不宜。重鬱症造成的「過度自責」症狀欠缺理性,模仿這種行為的風險很可能增加,媒體不可不慎。 想當一個報導災難的稱職記者,這裏有三 開幕活動點建議。首先必須具備「同理心」,對災民的經歷和苦痛「感同身受」,不要讓苦難的報導只為了滿足閱聽人的好奇心,成為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其次須具有新聞和心理衛生兩方面的專業知識;最後要具備採訪心理受傷者的經驗和適當的技巧,具備這三個要件才能避免在採訪、報導災情時造成災民的二度傷害。 英美對於悲劇與災難的新聞處理列出原則,其中四點尤其值得我國的媒體人士參考(Sanders, 2004): 一、對採訪保持敏感,要徵得對方同意才能採訪。也要向對方解釋清楚採訪規則,因為對方可能是第一次接受記者採訪。 二、刊播令人痛苦的題材務必小心謹慎。尤其是悲劇或重大災難週年紀念時,要慎重再慎重。 三、指派經驗豐富的記者採訪報導,確保公司編輯政策的執行。 四、在採訪中顯示記者的人性,不能像一般新聞一樣報導悲劇,要做到既不放棄新聞追蹤,又能展現自己的感情和同理心。 --作者為精神醫學教授,著有《媒體與自殺:自殺可以預防嗎?》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澎湖民宿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letmlqlxbj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